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6的文章

感冒 105.12.19(一)

                上星期五,唐麻丹山回來後經歷了一場感冒,第一天爬山的過程溼透的汗衫使得流鼻水更是嚴重,回家後早早束裝睡覺,還做了個小夢,夢境不復記得。第二天上班,頭腦不特別清晰,流鼻水已不嚴重,應付日常工作倒也勝任,鼻子稍有微慍,回家後精神不濟也是早早上床,流鼻水就比較嚴重了,只好趴著睡覺,較不會鼻塞影響睡眠。第三天星期六上午順著小朋友作息, 9 點多前往谷關遊玩,午餐前配合小朋友飲食在稍來客棧點餐,然後由稍來吊橋爬上松風嶺,約莫半個小時,經過嶺上涼風吹拂,涼意令鼻水又更嚴重了,下午草草回家,因為頭疼半邊眼臉呈現發炎發熱症狀,洗完澡便急促上床休息。                   只是這一躺平才注意到四肢畏寒,頭微疼,右眼臉以下都受到感染發燒,多年照顧病人卻少有生病機會,這次真感到身體無常的無奈,想起同事在閒聊時談到他的母親,目前 83 歲的母親開始有幻想幻聽症狀,表示內心極為擔憂,覺得非常無奈。對此心有戚戚焉,現代科學發達,知識爆炸,但是面對人生的磨難,在無力處理時常感無奈,就如同感冒來襲,身體一時無法應付,小小如感冒,結果也可能出乎意料,何況是面對其他人生的艱難。                   發燒的時候,在半夢半醒之虛弱時段,甚麼時候會好轉,甚麼時候會惡化,全然沒把握,有時伸個懶腰都會扭到或是骨頭發痛。我躺在床上良久,伸個懶腰,就被痛醒,醒了也好,當下不敢亂動,感覺半邊臉還是發燙,濃重的呼吸聲,感覺到身體的脆弱,幸好窗外一片綠葉,老木瓜樹葉伸到窗前緊挨著紗窗,眼前多了點色彩與放鬆,專注在發燙的臉頰,疼痛慢慢紓解,很快又睡著,漸漸睡過了十小時,醒來發現退燒了,鼻子也舒服多了,只是不能太使力,頭會有點疼,起身遊蕩了約 4 個小時,精神才漸漸恢復,頭也不疼了,這是感覺感冒以後的第三天晚上身體反應最為激烈也最是嚴重的過程,大概人生每逢疾苦,一連串身體的反應,反倒沒時間可以預先擔憂的,因為不斷發生身體疼痛的過程,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身體的反應,復原才會有效率。我在感冒恢復的當下,心裡就開始排序今天的行程重點,小朋友不需要我,樂得輕鬆一個人跑到了北屯特力屋逛了 4 個小時買了特價的得偉電鑽以及晒衣場用的烤漆支架,想著今天的行程,生病當時可是一點都不會這樣想,此間前後的心態,也是大大不同。                  

         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快車道一般車速快比較不會塞車,車多時下高速公路的時間,如果太早切入慢車道,車速變慢很多,有些車會比較晚切入高速公路出口慢車道,塞車的時間縮短,但是產生很大的危險,甚至是塞在出口處。我們從小就被催促慣了,從起床開始被時間追著跑,彷彿生活的一切都受到時間左右,於是我們養成了快的習慣,認為效率第一。這個社會,不快,寫不完考券;不快,趕不上公車;不快,找不到工作,科學也講求效率,連學習也是,彷彿不科學就跟不上時代,學習太慢就沒有成果。                   想想我們在生活上常常冒了很大的風險,生活上因為快,錯失了風景,因為科學污染失去了品質,甚至是身體上增加負擔,精神上多了褊執。有人說現代人練氣功,關鍵在呼吸,關鍵在慢,殊不知 ” 氣 ” 本來就存在,像是地球上存在的磁場,人體的氣場,靜了,就能感受到,慢了,自然能夠腹式呼吸,問題不在氣功能不能治病,而是快了,身心負荷不了致病。      年紀越大動作越慢,似乎與社會步調格格不入,走在台北捷運站更能深刻感受到效率與快,年輕人樂此不疲,那是有節奏有活力的車站,讓所有身在其中的人們精神亢奮,無怪乎學校不斷的教育年輕人禮讓的重要。商場上也是如此,跟得上時下浪頭的意氣風發,口袋麥克麥克,跟不上趨勢的,為了轉點錢還需討價還價,辛苦掙錢度日。現代可不像從前,沒活兒沒錢沒法活,想要看開點,隨便摘個野菜釣個魚也苦無去處!                   通常事情有幾個面向,人生也有很多面向,在生活上也是,但是人為的環境已經找不到像大自然考慮周全,這麼全面的呈現,從心靈藝術的精神境界,到蟲魚鳥獸、螻蟻土壤,不管美醜,不管好惡,都具有存在價值與意義。大自然有快也有慢,既安全也有品質,既科學也沒汙染,既知識也實用,既令人傾心又不厭煩,涵容人們所知所喜所惡之一切,所以講快的同時別忘了慢。

大坑5之1順走頭嵙山謬思 (105.11.28)

         一早下班 ,好友一行 5 人散步大坑 5 號步道,從中興嶺停車後出發,穿越農園,尋右上階梯沿著密林步道,陡上直達稜線黑松亭,至少 3 人合抱樹圍青蒼茂盛的黑松,集結在岩縫上,綠意盎然頗有幾分古意,山上 PM2.5 空污較少,稜線上視野極佳。一到亭上泡上一壺高山茶,逆風蕭瑟,涼意一時沖蝕殆盡。此行是在工作單位分拆後,難得的一次沒有壓力的健身之行,遙想多年前大家黃昏打籃球的況味,對照今日大家年逾 50 的體力,怎不令人懷念!                 首先宗 SIR 剛從澳洲單車回程,因為同伴摔車而受到很大驚嚇,藉此行程緩和中。陳 SIR 退休活力十足,遷就團員體力,勉力以此簡易步道作陪。曾 SIR 剛下高鐵,手機不慎摔壞,為了本行程還準備了 GORETEX 登山鞋,重要的是數月前作完心臟支架手術,為了控制心跳不致太快,內心忐忑。林 SIR 山林好小子,百岳、釣魚、工作外加墾荒,遊刃有餘,樣樣精通,此行也是配合老友行程。至於在下,上班工作滿檔,剩餘時間家庭生活,爬山健身以請假爭取時間,這樣平日走走小山,已然愜意。此行 5 人 5 種心思 5 種需求,可謂一大賣點。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雖然一起上山,途中各自心思尚須獨自面對。                   時常我們對於眼前發生的事物,多抱持著幾分想法,幾分心情,幾分期待,而且可說是同時發生的複雜情緒。旨意爬山運動,藉機老友小聚,時間、家人可以配合,於是上網么喝即刻成行。一件事情發生也是如此,條件俱全,自然發生,問題產生也是這樣,起心即呈現果報,表面上各有所思,眼下之意雖同,反映出來的便是不同風貌,卻也離不開各自心情,離不開各自問題。爬山的時候可以不帶心思,不帶心情,沒有期待嗎?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在沒有害怕恐懼的時候尋求解答嗎?有或者解答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更大的視野來看問題嗎?                   在下我爬山體力普通,爬大山通常需要 ” 丹木斯 ” 來紓解 高山症,年紀越大越是壓力,沿途陡上的階梯還好,只是連續爬坡,呼吸也急促起來,專注觀察呼吸,調整腳步,呼吸便能平順,走著走著思緒紛飛,腳下便開始吃重,便想伺機休息,大概偷懶也是一種天性!繼續走,偷懶的想法也會越來越強烈,但是又是沒人喊休息,最後終於放下想休息的想法,一下子就到黑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