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命無法體會生命

    走在田埂中,遙遠看著一個人摟著身子專心地努力撿拾地瓜,回到辦公室,有同仁專注的講著電話,語調快捷。也有人一副輕鬆的模樣,游刃有餘。外面的天空,飛雲疾駛,一抹夕陽西沉,這樣十月天的晚霞  ,一天比一天鮮紅,一天比一天早結束。我在思考;這樣富有生命力的星球上,所看到的景象,不久的將來不復再見,人間的悲歡離合,就此下了最好的註腳,因為人終究老去,新生也隨之而來,同樣的雲淡風輕,景況卻不復然。

    生活的過程中,我們很難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因為我們身處其中,專心地做這做那,想法也從不停歇。走著走著,一陣冷風吹來,身體感覺到涼意,就想到要多穿衣服,就是這樣自然的邏輯思考,我們已然忘記我們生命的旺盛,遷就於環境,我們忙著預防,忙著準備,就不知道冷風迎面吹拂的當下,我們身體的反應是甚麼,我們甚至沒有機會也不敢當下去體會。

    記得小時候剛學騎腳踏車,為了學習跨過橫桿的大腳踏車,牽到橋上準備從高點滑下,無奈一跳上車就七扭八拐的轉向了橋墩旁的縫隙,稀哩嘩啦整車跌落到橋下,摔落的瞬間疾跳到橋下僅容一人見方的沙地上,雖然橋下礫石處處,還能從容的做出抉擇,我想這是因為小時候心靈上的簡單,  然後這樣的從容表現在身體的反應上,就是放鬆。因為簡單、因為放鬆,所以我們很容易契合在生命的活力中而沒有也不需疑惑。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難免遇到重大災難或事故,突然發生的當下我們會突然癱軟,或是一片空白,這就跟我們的身體在突然遭到巨大衝擊時,癱軟無力反而比耗神耗力的迎接衝擊  更有生存的機會。像我們身體的肌肉,在一定的力道下,如果我們放鬆迎擊,反而比較不痛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我們看著人、看著某事的發生,因為我們專注,因為我們想看我們看的事物,於是當下就忽略了周遭的變化,忽略了很多生命帶給我們的種種訊息,哪天,我們是不是可以只是沒有目的的走著或坐著或睡著,甚至是沒有目的的做著不是為了自己利益的事情,這時候身體對周遭的回應,才可以說是即時的、沒有限制的、完全放鬆的、無法形容的,於是我們的生命才可以真正的存在,沒有理由的自然開花結果。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坑5之1順走頭嵙山謬思 (105.11.28)

         一早下班 ,好友一行 5 人散步大坑 5 號步道,從中興嶺停車後出發,穿越農園,尋右上階梯沿著密林步道,陡上直達稜線黑松亭,至少 3 人合抱樹圍青蒼茂盛的黑松,集結在岩縫上,綠意盎然頗有幾分古意,山上 PM2.5 空污較少,稜線上視野極佳。一到亭上泡上一壺高山茶,逆風蕭瑟,涼意一時沖蝕殆盡。此行是在工作單位分拆後,難得的一次沒有壓力的健身之行,遙想多年前大家黃昏打籃球的況味,對照今日大家年逾 50 的體力,怎不令人懷念!                 首先宗 SIR 剛從澳洲單車回程,因為同伴摔車而受到很大驚嚇,藉此行程緩和中。陳 SIR 退休活力十足,遷就團員體力,勉力以此簡易步道作陪。曾 SIR 剛下高鐵,手機不慎摔壞,為了本行程還準備了 GORETEX 登山鞋,重要的是數月前作完心臟支架手術,為了控制心跳不致太快,內心忐忑。林 SIR 山林好小子,百岳、釣魚、工作外加墾荒,遊刃有餘,樣樣精通,此行也是配合老友行程。至於在下,上班工作滿檔,剩餘時間家庭生活,爬山健身以請假爭取時間,這樣平日走走小山,已然愜意。此行 5 人 5 種心思 5 種需求,可謂一大賣點。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雖然一起上山,途中各自心思尚須獨自面對。                   時常我們對於眼前發生的事物,多抱持著幾分想法,幾分心情,幾分期待,而且可說是同時發生的複雜情緒。旨意爬山運動,藉機老友小聚,時間、家人可以配合,於是上網么喝即刻成行。一件事情發生也是如此,條件俱全,自然發生,問題產生也是這樣,起心即呈現果報,表面上各有所思,眼下之意雖同,反映出來的便是不同風貌,卻也離不開各自心情,離不開各自問題。爬山的時候可以不帶心思,不帶心情,沒有期待嗎?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在沒有害怕恐懼的時候尋求解答嗎?有或者解答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更大的視野來看問題嗎?                   在下我爬山體力普通,爬大山通常需要 ” 丹木斯 ” 來紓解 高山症,年紀越大越是壓力,沿途陡上的階梯還好,只是連續爬坡,呼吸也急促起來,專注觀察呼吸,調整腳步,呼吸便能平順,走著走著思緒紛飛,腳下便開始吃重,便想伺機休息,大概偷懶也是一種天性!繼續走,偷懶的想法也會越來越強烈,但是又是沒人喊休息,最後終於放下想休息的想法,一下子就到黑松亭。

人生無常

       真是老生常談 , 年逾知天命的年紀 ,卻老愛講給年輕人聽的話,倚老賣老,像是保重身體、注意安全、注意 ….. ,人生就是這樣,年華老去,才不斷提醒,健康不再,安全第一, ….. ,那可是年輕人一樣不缺事情,講給年輕人聽,喜歡年輕人聽,其實潛意識都是說給自己,卻是來不及的話。一旦失去,才知可貴,一旦擁有,忘了珍惜,這些難道是生存之道?競擇的結果嗎?                 有一天我們重視、極力追求的事物,變得一文不名,相信有生之年,人人都會遇到。太陽一早升起,晚上落下,不管是人心或事物,都存在這樣的循環,擁有,從渴望成為事實,賦予種種想法,然後打從內心不經意地忽略,把自己當成獵人,卻忘記自己也會是獵物。                   人生之所以無常,便是因為人生發生的事情難以預料,越是想要預料,越是發現自己內心難以掌握,無常便知是苦。內心的不安定其來有自,每一個人從呱呱落地開始,便面臨兄弟同儕競爭,環境越是惡劣,內心的不安定感越強,是內在本有,我們不清楚,誤以為他人無法捉摸,誤以為環境無法配合,一味希望外界改變,那是外求,外求存在的許多變因,因人而異,沒有止境。                    只要看清內心的不安定,接受內心的不安定,了解內心的不安定,我們終於可以平靜地看待他人、環境乃至一切事物的變化,有新的發現是必然的,因為那是令人雀躍的生命狀態。深知人生無常,我們透過內心與外境連結,所以知道,知是道門,與人生無常和諧,我們才懂得接受、品味、融入、忘我,對於生老病死、世間無常,我們因此多了一份坦然。

多點感覺,少下結論

訊息爆炸,這樣的時代,不斷的在接收訊息,不斷的處理訊息,面對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 , 身心很忙,講效率的過程,大腦充滿預期 , 造就了情緒化的反應。 面對種種生活上的變化,依據種種訊息我們急切論斷,希望這樣希望那樣,欲望像是彌天巨網,束縛身心。 忘了少小歡樂時光,那時後沒有什麼觀念,愛笑就笑,愛哭就哭,小小的內心自由,輕輕鬆鬆的身體作息,身心日常輕輕帶過,甚至忘了那時後。 意識 、 想法 、 規則 、 目標導向,這在物質的追求上看似收獲豐碩,但是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自己的真正感覺,身體的真正反應,好似說:對我們好的都幫我們準備好好,ㄧ切都是那麼周到,但似乎總覺得我們自己騷不到癢處。是嗎?眼前真是我們所需?多點感覺,少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