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多點感覺,少下結論

訊息爆炸,這樣的時代,不斷的在接收訊息,不斷的處理訊息,面對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 , 身心很忙,講效率的過程,大腦充滿預期 , 造就了情緒化的反應。 面對種種生活上的變化,依據種種訊息我們急切論斷,希望這樣希望那樣,欲望像是彌天巨網,束縛身心。 忘了少小歡樂時光,那時後沒有什麼觀念,愛笑就笑,愛哭就哭,小小的內心自由,輕輕鬆鬆的身體作息,身心日常輕輕帶過,甚至忘了那時後。 意識 、 想法 、 規則 、 目標導向,這在物質的追求上看似收獲豐碩,但是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自己的真正感覺,身體的真正反應,好似說:對我們好的都幫我們準備好好,ㄧ切都是那麼周到,但似乎總覺得我們自己騷不到癢處。是嗎?眼前真是我們所需?多點感覺,少下結論!
最近的文章

人生無常

人生無常,我們能夠掌握的不多,尤其是看不到的部份,個人情感、意識型態、生活背景等等,那還好說,如果是潛意識、夢寐、直覺,牽涉到意識外的情境,那就更無法掌握了! 在我們擁有物質的時侯,以為稍為舒緩我們的情緒,但是卻陷入另一個更大的欲求,陷入僵局!原來期待滿足 、預期現象和情緒表現,內外相因相成,是因亦是果。 如此有形與無形的迷網,困擾身為人的我們,終其一生,在僵局中輪迴,儒家的有為法以及道家的無為,便試圖為人們安身立命,但是在講效率,資訊爆量的時代,如何不盡有為善法,不住無為心法,源遠流長? 唯有自觀身心,認識自己,才有機會辨明心念,解放思想,在物質、情緒化的世間,清楚問題根源,以靜寂心永斷六塵煩惱。

人生無常!人身難得!什麼是我們這輩子需要作的?心行無住!

文殊師利問維摩詰 :「 如何看眾生 ? 」   維摩詰說 :「 就像是幻影師見到所做幻影 。就像智者看見水中月,又像鏡中看見自己」   文殊師利問說 :「 如果這樣 ,如何行慈 ? 」 維摩詰說:「如此看眾生 ,當自知:『我應當為眾生說這樣的法』。這是真行慈 ! 作完慈滅是無生。作時不熱無煩惱。作時平等無攀比。作時無诤無所起。」 文殊師利又問:「甚麼是悲心 ? 」 維摩詰說:「所做功德 , 都與一切眾生共享 ! 」 又問:「甚麼是喜 ? 」 維摩詰說:「內心滋潤歡喜無悔 。 」 又問:「甚麼是捨 ? 」 維摩詰說:「所作無所祈求。」 文殊師利 問:「害怕死亡 ,應 當怎樣 ? 」 維摩詰說:「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又問:「依如來功德之力,怎麼作 ? 」 維摩詰說:「當度一切眾生。」 文殊師利問:「眾生要度 ? 」 維摩詰說:「度一切眾生免除煩惱。」 又問:「要如何度一切眾生免除煩惱 ? 」 維摩詰說:「行正念。」   文殊師利問:「如何行正念 ? 」 維摩詰說:「行不生不滅的事。」 又問:「甚麼是不生 ? 甚麼不滅 ? 」 維摩詰說:「不善心不生 、 善法心不滅。」 又問:「善不善如何認定 ? 」 維摩詰說:「依身體。」 文殊師利問:「身體如何認定 ? 」 維摩詰說:「貪欲。」 文殊師利問:「貪欲如何認定 ? 」 維摩詰說:「虛妄分別。」 文殊師利問:「虛妄分別如何認定 ? 」 維摩詰說:「顛倒想。」 文殊師利問:「顛倒想如何認定 ? 」 維摩詰說:「內心無住。」 文殊師利問:「內心無住如何認定 ? 」 維摩詰說:「內心無住 , 則無法認定 ! 文殊師利啊 ,本來就從內心 無住才有佛法」

苦只是苦,幸福只是幸福 105.12.20

                今天一早醒來,天微亮,小鳥爭鳴,內心一陣安詳,此刻心情,大概源自古老時候與群鳥和平與共的感覺,看看在我身旁酣睡的小朋友,小小年紀,思緒簡單,累了才睡,一較自然醒來便神采奕奕,不須刻意,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因為格外珍惜,所以每天入夜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安排小朋友能夠按時睡覺,這也是我對小朋友唯一要求的事情。                 小朋友每天上學需要學習的事情很多,我們希望小朋友學著社會化又潛意識裡 希望小朋友不要太社會化,一早看到稚嫩的臉龐,實在也不捨得吵醒他們,就像捨不得打斷小鳥的晨喚,因為這麼自然的律動,是如此溫暖人心且習以為常,繁複的鳥叫聲提醒著生命的多彩。                  我看著呼吸,隨著靜心,呼的時候彷彿傳達著自我的訊息,而且吸的當下也想能夠有所相應,就好像是寬頻掃描的接收機,觀察呼吸,心裡想著能從 ” 自然 ” 的雜訊中,尋得一絲有關生命的蛛絲馬跡,又或者說是希望從呼吸中盼得生命的訊息。                 我常想每個人內心想做的事情,老早在潛意識裡已啟動方向,於是不管身體或心理上便極力的配合,產生的驅動力無與倫比,從自己的起心,便影響著身體,影響著周遭的一切,甚至是廣大的一群人,最後連自己的身心都受到浪潮的席捲,不復原樣。有心理學家 佛洛伊德 說人類的行為傾向是由性所驅動,也有心理學家 霍妮 觀察人類競爭群體,認為人類的行為特徵,呈現精神症狀,也有心理學家依人類生存不滿足的特質,研究人類諸多行為特質,當然還有不同角度觀察人類的行為特質,做了不同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但是就自我身心的觀察,可以是最直接,而且直指其虛妄處。                 一覺醒來,內心依據需求擇定身心的方向,於是遇見事物的反應可謂人人不同,一旦覺得苦,身心也陷入苦,一旦覺得幸福,身心也反映幸福,其中的問題:"感覺"是需要標準的,是比較而來的。覺得苦,是因為內心的失落,若是知道還有更苦,一開始的苦便不會覺得是苦了,覺得幸福,若是知道還有更幸福,便也不覺得幸福了。生命一旦覺 ” 知 ” ,便落入意識的掙扎、攀緣、比較,甚至是身心的逃避,可不可以,苦只是苦,幸福只是幸福?

感冒 105.12.19(一)

                上星期五,唐麻丹山回來後經歷了一場感冒,第一天爬山的過程溼透的汗衫使得流鼻水更是嚴重,回家後早早束裝睡覺,還做了個小夢,夢境不復記得。第二天上班,頭腦不特別清晰,流鼻水已不嚴重,應付日常工作倒也勝任,鼻子稍有微慍,回家後精神不濟也是早早上床,流鼻水就比較嚴重了,只好趴著睡覺,較不會鼻塞影響睡眠。第三天星期六上午順著小朋友作息, 9 點多前往谷關遊玩,午餐前配合小朋友飲食在稍來客棧點餐,然後由稍來吊橋爬上松風嶺,約莫半個小時,經過嶺上涼風吹拂,涼意令鼻水又更嚴重了,下午草草回家,因為頭疼半邊眼臉呈現發炎發熱症狀,洗完澡便急促上床休息。                   只是這一躺平才注意到四肢畏寒,頭微疼,右眼臉以下都受到感染發燒,多年照顧病人卻少有生病機會,這次真感到身體無常的無奈,想起同事在閒聊時談到他的母親,目前 83 歲的母親開始有幻想幻聽症狀,表示內心極為擔憂,覺得非常無奈。對此心有戚戚焉,現代科學發達,知識爆炸,但是面對人生的磨難,在無力處理時常感無奈,就如同感冒來襲,身體一時無法應付,小小如感冒,結果也可能出乎意料,何況是面對其他人生的艱難。                   發燒的時候,在半夢半醒之虛弱時段,甚麼時候會好轉,甚麼時候會惡化,全然沒把握,有時伸個懶腰都會扭到或是骨頭發痛。我躺在床上良久,伸個懶腰,就被痛醒,醒了也好,當下不敢亂動,感覺半邊臉還是發燙,濃重的呼吸聲,感覺到身體的脆弱,幸好窗外一片綠葉,老木瓜樹葉伸到窗前緊挨著紗窗,眼前多了點色彩與放鬆,專注在發燙的臉頰,疼痛慢慢紓解,很快又睡著,漸漸睡過了十小時,醒來發現退燒了,鼻子也舒服多了,只是不能太使力,頭會有點疼,起身遊蕩了約 4 個小時,精神才漸漸恢復,頭也不疼了,這是感覺感冒以後的第三天晚上身體反應最為激烈也最是嚴重的過程,大概人生每逢疾苦,一連串身體的反應,反倒沒時間可以預先擔憂的,因為不斷發生身體疼痛的過程,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身體的反應,復原才會有效率。我在感冒恢復的當下,心裡就開始排序今天的行程重點,小朋友不需要我,樂得輕鬆一個人跑到了北屯特力屋逛了 4 個小時買了特價的得偉電鑽以及晒衣場用的烤漆支架,想著今天的行程,生病當時可是一點都不會這樣想,此間前後的心態,也是大大不同。                  

         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快車道一般車速快比較不會塞車,車多時下高速公路的時間,如果太早切入慢車道,車速變慢很多,有些車會比較晚切入高速公路出口慢車道,塞車的時間縮短,但是產生很大的危險,甚至是塞在出口處。我們從小就被催促慣了,從起床開始被時間追著跑,彷彿生活的一切都受到時間左右,於是我們養成了快的習慣,認為效率第一。這個社會,不快,寫不完考券;不快,趕不上公車;不快,找不到工作,科學也講求效率,連學習也是,彷彿不科學就跟不上時代,學習太慢就沒有成果。                   想想我們在生活上常常冒了很大的風險,生活上因為快,錯失了風景,因為科學污染失去了品質,甚至是身體上增加負擔,精神上多了褊執。有人說現代人練氣功,關鍵在呼吸,關鍵在慢,殊不知 ” 氣 ” 本來就存在,像是地球上存在的磁場,人體的氣場,靜了,就能感受到,慢了,自然能夠腹式呼吸,問題不在氣功能不能治病,而是快了,身心負荷不了致病。      年紀越大動作越慢,似乎與社會步調格格不入,走在台北捷運站更能深刻感受到效率與快,年輕人樂此不疲,那是有節奏有活力的車站,讓所有身在其中的人們精神亢奮,無怪乎學校不斷的教育年輕人禮讓的重要。商場上也是如此,跟得上時下浪頭的意氣風發,口袋麥克麥克,跟不上趨勢的,為了轉點錢還需討價還價,辛苦掙錢度日。現代可不像從前,沒活兒沒錢沒法活,想要看開點,隨便摘個野菜釣個魚也苦無去處!                   通常事情有幾個面向,人生也有很多面向,在生活上也是,但是人為的環境已經找不到像大自然考慮周全,這麼全面的呈現,從心靈藝術的精神境界,到蟲魚鳥獸、螻蟻土壤,不管美醜,不管好惡,都具有存在價值與意義。大自然有快也有慢,既安全也有品質,既科學也沒汙染,既知識也實用,既令人傾心又不厭煩,涵容人們所知所喜所惡之一切,所以講快的同時別忘了慢。

大坑5之1順走頭嵙山謬思 (105.11.28)

         一早下班 ,好友一行 5 人散步大坑 5 號步道,從中興嶺停車後出發,穿越農園,尋右上階梯沿著密林步道,陡上直達稜線黑松亭,至少 3 人合抱樹圍青蒼茂盛的黑松,集結在岩縫上,綠意盎然頗有幾分古意,山上 PM2.5 空污較少,稜線上視野極佳。一到亭上泡上一壺高山茶,逆風蕭瑟,涼意一時沖蝕殆盡。此行是在工作單位分拆後,難得的一次沒有壓力的健身之行,遙想多年前大家黃昏打籃球的況味,對照今日大家年逾 50 的體力,怎不令人懷念!                 首先宗 SIR 剛從澳洲單車回程,因為同伴摔車而受到很大驚嚇,藉此行程緩和中。陳 SIR 退休活力十足,遷就團員體力,勉力以此簡易步道作陪。曾 SIR 剛下高鐵,手機不慎摔壞,為了本行程還準備了 GORETEX 登山鞋,重要的是數月前作完心臟支架手術,為了控制心跳不致太快,內心忐忑。林 SIR 山林好小子,百岳、釣魚、工作外加墾荒,遊刃有餘,樣樣精通,此行也是配合老友行程。至於在下,上班工作滿檔,剩餘時間家庭生活,爬山健身以請假爭取時間,這樣平日走走小山,已然愜意。此行 5 人 5 種心思 5 種需求,可謂一大賣點。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雖然一起上山,途中各自心思尚須獨自面對。                   時常我們對於眼前發生的事物,多抱持著幾分想法,幾分心情,幾分期待,而且可說是同時發生的複雜情緒。旨意爬山運動,藉機老友小聚,時間、家人可以配合,於是上網么喝即刻成行。一件事情發生也是如此,條件俱全,自然發生,問題產生也是這樣,起心即呈現果報,表面上各有所思,眼下之意雖同,反映出來的便是不同風貌,卻也離不開各自心情,離不開各自問題。爬山的時候可以不帶心思,不帶心情,沒有期待嗎?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在沒有害怕恐懼的時候尋求解答嗎?有或者解答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更大的視野來看問題嗎?                   在下我爬山體力普通,爬大山通常需要 ” 丹木斯 ” 來紓解 高山症,年紀越大越是壓力,沿途陡上的階梯還好,只是連續爬坡,呼吸也急促起來,專注觀察呼吸,調整腳步,呼吸便能平順,走著走著思緒紛飛,腳下便開始吃重,便想伺機休息,大概偷懶也是一種天性!繼續走,偷懶的想法也會越來越強烈,但是又是沒人喊休息,最後終於放下想休息的想法,一下子就到黑松亭。

人生無常

       真是老生常談 , 年逾知天命的年紀 ,卻老愛講給年輕人聽的話,倚老賣老,像是保重身體、注意安全、注意 ….. ,人生就是這樣,年華老去,才不斷提醒,健康不再,安全第一, ….. ,那可是年輕人一樣不缺事情,講給年輕人聽,喜歡年輕人聽,其實潛意識都是說給自己,卻是來不及的話。一旦失去,才知可貴,一旦擁有,忘了珍惜,這些難道是生存之道?競擇的結果嗎?                 有一天我們重視、極力追求的事物,變得一文不名,相信有生之年,人人都會遇到。太陽一早升起,晚上落下,不管是人心或事物,都存在這樣的循環,擁有,從渴望成為事實,賦予種種想法,然後打從內心不經意地忽略,把自己當成獵人,卻忘記自己也會是獵物。                   人生之所以無常,便是因為人生發生的事情難以預料,越是想要預料,越是發現自己內心難以掌握,無常便知是苦。內心的不安定其來有自,每一個人從呱呱落地開始,便面臨兄弟同儕競爭,環境越是惡劣,內心的不安定感越強,是內在本有,我們不清楚,誤以為他人無法捉摸,誤以為環境無法配合,一味希望外界改變,那是外求,外求存在的許多變因,因人而異,沒有止境。                    只要看清內心的不安定,接受內心的不安定,了解內心的不安定,我們終於可以平靜地看待他人、環境乃至一切事物的變化,有新的發現是必然的,因為那是令人雀躍的生命狀態。深知人生無常,我們透過內心與外境連結,所以知道,知是道門,與人生無常和諧,我們才懂得接受、品味、融入、忘我,對於生老病死、世間無常,我們因此多了一份坦然。

孤獨與寂寞

         孤獨是一個人 , 寂寞是不想一個人 。每一個人原本是獨立個體,但是內心渴望依賴,追求安全,那一分渴望、冀求,是原始本能,但是渴望的對象、冀求的安全感,不盡相同,我們生活上充滿毫不猶疑的動力,便是源自於此。比較有殺傷力的像是不斷購物的慾望,貪食的慾望,無止盡賺錢的慾望,使得社會上充斥滿滿過與不及的問題,恰如我們自心,種種想法,都在社會上一一呈現,這是寂寞現象,一種無法停止的追求,至死方休,有人說慾望無法被停止,但其實內在的慾望需要被理解。                  如果能夠知道內在之所以渴望,這樣的渴望便能夠被理解,進而釋放這一股能量,這樣的渴望動力便能夠被停止,或者說是收放自如的渴望。這時內在這樣的寂寞便嘎然而止,此時便能享受孤獨,享受自在。                  有句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小時候的背景,最能凸顯老時的憧憬。像是小時候窮怕了,一心一意在賺錢,一旦有錢,也容易因有錢而出問題,因為執著崛起,也會因為執著衰敗,看看有些缺乏經驗,導致滿屋充斥回收物。內在的經驗,尤其是貧乏,造成一股人生強大追求的動力,一發動便難以逆轉,如果不能自我覺察,這股力量將持續到毀滅,這是內在眾多印記之一。                   孤獨不會製造問題,反而有機會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愚昧無知,種種不合宜的作為,孤獨會凸顯問題,一些回想、意念,令我們容易看到想法的本質。寂寞會引發問題,也許您會說寂寞才是生活多采多姿的動力,但是如果一發不可收拾,看不到這股動力的緣由與來去,如何享受到多采多姿的自在呢?

談修行

                  為什麼要修行?天生俱足還需要修行嗎?那是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有了疾苦,遇到挫折無法解決,進而因為煩惱,造成身心的問題,所以才需要修行,但是遇事後的修行往往攀緣,受到身心內外干擾,就像是身體有了病痛,心裡的想法也會不一樣,如此進退失據。嚴格來說,修行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還要能預知問題、避免問題,所以可說是一種智慧的學習。                    佛家講四聖諦「苦、寂、滅、道」,因為人間疾苦,甚至有宗派是以苦行當作入門,可見「苦」是修行的重大因緣,從覺苦、知苦、解苦、滅苦入門,那真是好因緣,但是如果不是,而是苦上加苦、頭上安頭,那便是錯用修行,世間宗教為解苦而生,藉教修行也得巧遇明師,但明師難覓,心眼未開思不得,大抵來說,心胸開闊,非智即慧,令人心開意解,至少能解眼下之急。至於明師能否無私無我,安度生死之河,則非小輩我等所能論斷。                    因為煩惱,我們需要明師指點,所謂「迷時師渡,悟時自渡」,一旦走上智慧之路,便須自悟自渡,要知道這世間沒有真正的佛,所以世間的宗教,都是假定有「明師」帶領同修或教友走向智慧的渡口,那個渡口就是「自我了解」,像是喝醉的人要知道自己醉了,生病的人要知道自己生病了,知道自己的問題願意自己尋求解方,所謂渡口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思維根源、背景,了解自己生活上各種人生揀擇的依據、了解自己內心的欲求與好惡、了解自己內心的恐懼與負擔 … 等等,了解自己,如此我們才能夠看清楚,然後學會靜心、學會觀察、學會停止問題,這個道路就是渡口,就是智慧之路的起點。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率先提出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就是這個道理,「我思」的基礎是架構在「我在」之上,修行的本質回歸主體就是從「認識我」開始。                 修行的困難在於我們學習智慧存在迷失,釐清迷失緣由,溯本清源,然後對於智慧的道路才能清楚明白,佛家云:「一悟至佛地」,「如來正因地」,但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緣,試想每天遇事揀擇、看法,甚至是對於經文、教義的解讀,人人各有不同,在在受到「我在」干擾,就算是同修或教友也心思各異,多數在一起也只是感覺契合、互相取暖罷了。      依目前各方呈現的教理與教義,我覺得「心理諮商」的訓練是很好的明師法則,由同理心